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茶葉是迷人的東西,茶葉種植的土壤、海拔、溫度、茶園管理、到茶葉的採摘、製成、精緻,
都會影響了一支茶葉的品質、香氣、口感,茶葉就像藝術品一樣,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喜歡的茶葉,
也沒有一款茶葉是所有人的喜歡的,這也是茶葉的迷人之處,所有的東西都會有誤會與成見,
這邊整理了八個大家在茶業最常聽到的誤會與成見,
一一解惑給各位,讓各位能更加的了解茶葉的市場與茶葉的本身。
有十項,整理給各位:
1.進口茶的品質就是爛,還有農藥跟落葉劑!
進口茶也是茶,茶葉就是農作物,需要用心照顧、下肥,在十幾年台灣的內需不足,
有一群台灣的茶農、茶商前往越南、印尼開墾,移株台灣的茶葉
,在國外比較流行的是紅茶,也是從台灣過去後在國外才會慢慢見到台式烏龍茶的蹤影,
跟所有台灣茶葉一樣,只有環境與茶園管理用心,再加上有挑選過的茶葉,
品質都會是不錯的!在茶葉中品質的太絕對,一定要喝到了才能確認自己的喜好!
至於農藥與落葉劑,其實進口茶比台灣還要安全,在國外當地要將茶葉進口到台灣的時候,
當地的農民或茶商就會先做初步的送驗,在台灣的海關時,會進行抽檢,而到我們的手中,
我們會再進行第三次的TTB、SDS,讓大家在食品安全上放心,都可以喝得安心。
茶葉的食品安全是茶好玩最重視的一部分,在推廣進口茶這個敏感的議題時,
我們希望大家都可以放心、安心的買到自己喜歡的茶,我們也不會因為近視短利而砸自己的招牌。
2.我都上山跟茶農買,品質最好,價格最便宜?
這句話九成九不會成立,就算你跟茶農的交情很好也一樣,
茶農也是為了生活才種茶,每季的茶葉產量都很大,品質好的茶葉通常都會留給購買大量的茶商先包走,
好的茶葉通常是在製茶的期間,就有茶商上山準備把茶包完了,
剩下的茶葉都是別人選剩的,可能價格會比市面上便宜一點點,
但品質絕對不會是最好的,而且上山買茶頂多買5斤10斤,最多可能一次買個30斤,
就算你跟茶農的交情很好,品質好的量大的一定會被手腳快的茶商優先包走。
下次如果有朋友跟你炫耀他都上山買茶,請自己想一想,上山買茶是真的比較好、比較便宜嗎?
3.台灣茶葉完全沒有農藥問題?
不可能,除非是特別標註的有機茶葉,在特別標註之下才有可能沒有使用農藥,
而要做到100%純有機是非常難的,成本也會特別高昂。
茶葉是高經濟價值作物,病蟲害來襲時,造成的損失都難以估計的,
加上低海拔的區域時需要使用農藥來做大片的茶園管理,所以沒有農藥是非常困難的,
在台灣的梨山,旁邊都是果園,就算當地的茶農沒有使用農藥,當地的果園也會噴灑,而導致茶葉有使用農藥。
但不用擔心,只要茶葉的農藥沒有殘留,以及都有經過檢驗之下,對人體都是無害的。
4.海拔越高、茶葉越好!
這句話的邏輯是沒有太大的問題,海拔越高因為日夜的溫差比較大,所以胺基酸含量會比較高,
但如果沒有做到茶園管理以及施肥確實,還是會做出不如低海拔的茶葉,
我們做茶也做很久了,很常喝到高海拔的茶葉可能種植或製成的問題,
導致口感與表現都不如低海拔,在茶園管理、施肥上認真做的茶農,這時喝的就是名氣、而不是品質了。
5. 蝦皮2000塊的大禹嶺好便宜!趕快買!
這個是我們看到茶葉市場的最大問題,也是茶產業一直都有的問題,
多數消費者看到茶葉的真空鋁袋時寫大禹嶺、梨山,就會認為茶葉的包裝就是他的產地。
這要從茶葉的包裝跟你說,茶產業的包裝都是獨立出來的,
茶葉通常是茶商買了整顆的茶葉,買了一顆30斤進口的茶葉,
只要你爽就可以10斤裝在大禹嶺、10斤裝在阿里山、10斤裝在梨山李,
等於你就有三個山頭,三個品項在賣了,所有的茶商幾乎都是買完茶,看完茶葉的品質能裝在什麼袋子裡。
這個不管是對市場還是消費者,都是不健康的,對於茶葉不在只是品質導向,今天哪一個商家想包什麼茶,
只要他買了茶葉的鋁袋,以及有一台真空機,那他想包什麼就包什麼,購買茶葉的朋友也會對茶葉這個市場越來越不信任。
事實上,大禹嶺的茶青成本就遠遠不止2000元了,更何況三斤的茶青才能做成一斤的茶乾。
許多高品質進口茶都被包成大禹嶺或其他台灣高山茶,所以我們才會推出前世系列,與前世大禹嶺這支茶。
6. 茶葉賣12000一定很好喝,2000塊的都是爛茶啦!
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,高山茶葉的土地成本與採摘難度比較高,人工成本照理來說也會比較高,
而進口茶因為人工成本低、土地便宜、產量大,所以茶品的成本也相較比較低一點。
喝茶時絕對不要因為價格就覺得茶好喝,而是親自品嘗一支茶,用自己的嘴巴評斷茶葉好不好!
7.烏龍茶都是有烘焙的,有炭味
很多消費者在這一點上都會搞混,在我們還沒開始做茶產業時也會這樣認為,因為手搖飲店的烏龍茶的湯色比較接近紅黑色,
事實上,台灣的烏龍茶有在烘焙這邊分為全熟以及半生熟,熟與不熟就是烘焙的概念,
早期的烏龍茶因為沒有真空機,所以在茶葉製作完成的保存上比較困難,直到近代更換更進步的茶葉機具後,
才有生茶的概念出現,接著茶葉越種越高,越來越追求茶葉的新鮮度,也是現在市場上的茶葉主流,
在國外還是以大宗的普洱、紅茶、熟茶等等為主,台灣算是台式烏龍茶的爸爸。
8.茶葉市場水很深,不懂茶的要繳學費
這句話是我們入行之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,後來也常常聽到客人在說,
我只是想說深個屁,其實茶葉就是一項很簡單的農作物,而現在網路查詢資料的方式很簡單,
只要參考正確的網路資料就可以得到關於大量的茶葉知識。喝到茶葉時只要把茶葉當作體驗類的商品,
覺得好喝就好喝,覺得難喝就難喝,這樣就可以了,茶商也不要再因為自己的茶難喝去找藉口。
也不要再看價格、買名氣,只要扯到這邊就會很容易被茶商給欺騙。
希望各位在我們整理的八個誤解中有看到過去讓您疑惑的,
如果還有更多關於茶葉與茶葉市場的問題,我們都很願意跟大家交流,
也希望茶葉市場能在茶好玩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好,讓更多人可以安心、放心的買到喜歡的茶葉,喝到好的茶!